EN  ES
辅助功能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国产医械如何借人才、地域优势突破?

发布时间:2014-9-10

 

         1989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在深圳安科诞生,这距离世界第一台MRI的诞生仅5年时间。然而25年后的今天,国产医疗器械并未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个中原因不需多言,但我们必须明白,国内企业应该奋发图强,使医疗器械产品实现突破性发展。

         服务是本土优势

         其实,国内医疗器械的现状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落魄,只是在影像诊断方面差距较大,而在中端医疗器械,比如心电监护等设备上,我们还有一定的优势。根据《2013年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调查报告》,目前迈瑞的监护类设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5.6%。迈瑞相关人士称,国内95%的三甲医院都在使用他们的设备。

        由此可见,虽然国外医疗器械巨头用他们的高精尖技术将医疗器械领域重重包裹,但国产医疗器械依旧有破茧重生的希望,除了价格低,产品性价比高这一优势外,龙德医疗器械集团首席运营官杨龙说:服务也是国内企业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于大型医疗器械这样的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会是消费者选择购买产品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杨龙说:如果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小型医疗器械,一般使用者购买后只要简单操作就能使用,但大型医疗器械不同,购买后还需要设备供应商提供长期的维护和技术支持。

        从这点来看,国内企业服务区域分布广泛,维修人员根植于基层,且设备维修费用、耗材费用等与国外企业相比明显更低,而国外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不太可能突然在这方面大幅降价,因此国内企业的这一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

        服务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产品的增值,随着信息化医院、可穿戴设备等将医学检测与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产品迅猛发展,将会给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该领域的概念和技术刚刚兴起,产品的发展空间较大,杨龙说:智慧医疗的概念刚刚被提出,国内目前的技术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处于领先,而且国内有十几亿人口,这也决定了新产品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来说,由于技术上在某些领域与国外同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企业更要重视医疗器械的售后管理。在采访中,有对医院器械维修情况比较熟悉的人士对记者说:某些国产器械买回来后,根本没有人提供售后服务,出现故障后只能闲置,而有些维修等待时间太长,影响使用效率,增加医院成本。这都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今后提供售后服务时要注意的问题。医疗器械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精准性都有较高要求,也有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做得不错,在《2013年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迈瑞、新华等企业都在各自的优势产品领域将售后服务做到极佳。

投入还要加大

         今后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可能不只集中在医院,杨龙说:家庭医疗也将是未来医疗器械的一个主攻方向。那么,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就需要拓展到每一个家庭,比如电子血压计的校准等,这就需要医疗器械厂家提供像普通家电厂家一样的售后服务。但对于医疗器械这样的精密仪器而言,人才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对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而言,这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大问题。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陶笃纯说: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我国目前人才已经不太缺乏了。杨龙甚至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人才积累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目前要考虑的重点是,我们该如何利用人才优势?陶笃纯认为: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同时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研发的队伍中来。

        其实,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企业自身销售收入的比例已经很可观,与国外公司所占的比例接近,但陶笃纯说:政府和企业还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的研发投入和世界知名公司比起来在绝对数上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有加大投入才能缩小国内产品和世界顶尖产品在技术上的差距。

         另外,参与医疗器械研发的人员不只局限于研究所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随着海归的加入以及国内千人计划的实施,医疗器械人才的供给将越来越充足。除此之外,人才之间的合作机制应当建立起来,要在医疗器械领域做到产、学、研以及用户的高度结合,陶笃纯说:让用户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医疗器械不同于其他产品,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体,所以它的研发需要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参与。的确,目前研发人员在进行医疗器械研发时很少会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这是对研究人才极大的浪费。 

        杨龙说: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例如迈瑞,已经跨入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关口(经记者调查迈瑞2013年全球收入为12.14亿美元,约合74.56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销售收入约为34亿元人民币,但这相对于跨国公司动辄上百亿美元的销售额来说,仍然很弱小。

        高新技术是医疗器械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本土企业要站在优势的肩膀上,依靠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自主先进技术,尤其是在影像诊断技术上针对一些疑难杂症,以及特殊部位如心脏、头部等的诊断技术有待突破。杨龙说: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生保障,所以医疗器械国产化工作已迫在眉睫。”(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