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报记者 崔 芳 叶龙杰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迎来首次小组讨论。讨论会一开始,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今后如何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等议题,就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热点。如何代表广大医务人员更多地参与政府决策?如何让医卫界的声音更引起重视?医卫界的诉求如何能得到更多的回应和落实?新委员表达着履职期待,老委员则开始传授“诀窍”。
观点 提案不是“提了白提”
4日一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上届政协的5年履职历程。最突出的成果,莫过于她连年不断提案建言,最终促成卫生部、公安部在去年4月联合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警务工作站,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广大患者的正常就医秩序。
“我以前总觉得,政协委员提案都是‘不提白不提,提了也白提’。现在,我的想法变了。”凌峰坦言,经过这次提案落实,她最大的感触是,只要提的是事关行业、民生的重大议题,建议理性、中肯、有操作性,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我也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林野委员回忆,最后一次提案时,医卫组共有70多名委员联名提案。为了保证提案获得重视,两会后,在这些委员的强烈要求下,还专门就该提案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说明情况、反映诉求。
“我们医卫界的委员一定要团结起来,筛选出本领域最紧迫、最重要的议题,集中大家的力量,联合提案,扩大影响力,敦促落实,让提案提了不白提。”
动力 我们不能输给民间两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虽然是老委员,但从上届的民盟组“搬”到本届的医卫组,有着不小的新鲜感。
“我们在这里开两会,更多人在微博、报纸、电视上开两会,大家提的不少意见挺有见地呢!”张澍笑着说,既然全国政协委员都被认为是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提案质量可不能输给普通网民。
“我们的优势是提案更专业,证据更真实、可信,这些都应该发挥出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附议。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委员颇有共鸣。在上届政协时,刘迎龙经过长时间大量调研、搜集数据,针对我国儿童先心病治疗等面临的困难,连续几年提了同一个提案——加强先心病患儿的三级防治。最终,该提案推动我国启动了先心病患儿的免费救治行动,进而开了儿童大病救助先河。“我的感受是,提案要高质量,委员要有毅力。”
建议 对提案要穷追不舍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也是老委员,会前就有不少同行向他反映情况,期待他到会上带话。在温建民看来,委员履职还要不怕麻烦,持之以恒。“我建议给委员设个工作室,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分析公众的建议,以便于委员做调研、更好提案。”
“如果不能每个人设一个工作室,至少可以考虑给每个组别设一个。”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邵一鸣委员提出上述建议,以使提案不局限于两会的这些天,实现常态化。
更多委员对提案多是“回复”而非“办结”有意见。“回复是说‘我知道了’,办结则是说‘我解决了’。我们应该及时追踪提案办理情况,不满意的就明确表达不满意。”
责任 不能让860万医卫人缺席
“如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要求接着办!”凌峰委员说,提案背后是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发愁难事,委员应该把作用发挥到极致,积极争取开座谈会、进行情况说明、当面答复,别让电话、信函糊弄过去。“要跟媒体交朋友,把我们的诉求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出去。有了公众和媒体的共同关注、监督,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全军口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牛忠英是新委员,早上开会前,她特意浏览了多家媒体的两会报道。“媒体给咱们算了账,说平均每个政协委员代表67万老百姓。”仅拿卫生行业推算,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有90人,而全国有860万医务人员。“一位委员失职,就意味着近万名医务人员缺席。”说到这里,牛忠英激动地表示,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定要好好参会,让医卫界声音更响亮、更见实效。
来自:健康报